智能地圖免費標注技術助推無人駕駛發展
發布時間: 04-12點擊數:1399據悉,此次日本汽車廠商、地圖公司以及日本政府展開合作,制作標準化的智能地圖免費標注,其中將引入汽車廠商收集的駕駛數據。智能地圖技術作為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在輔助和無人駕駛系統中,地圖服務的核心功能是自動導航,同時延伸到安全、舒適和節能等多個領域。此外,高精度地圖作為智能駕駛的核心組成部分,也已成為百度、谷歌等無人駕駛汽車巨頭的重點布局對象。

作為外部環境的必需條件,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正成為無人駕駛產業的重要推動力。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曾表示,預計2018年將完成5G國際標準的制定,2020年有望正式商用。
近期,各大互聯網巨頭與國際車企紛紛加緊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和商業布局。大眾旗下奧迪、戴姆勒旗下奔馳、寶馬以及汽車零件供應商Continental也在開發自動或半自動駕駛技術。
從政策角度來看,3月17日中汽協發布了《“十三五”汽車工業發展規劃意見》,提出在“十三五”期間積極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具有駕駛輔助功能汽車的新車滲透率將達到50%,有條件自動化汽車的新車滲透率有望達到10%。
海通證券表示,自動無人駕駛產業化時點有望在2025年以后,但從近幾年進展來看,特斯拉、谷歌、蘋果和百度等國內外巨頭普遍有信心在2020年左右推出量產計劃。
波士頓咨詢公司曾在報告中指出,到2035年,我國將會成為最大的自動駕駛汽車市場,將占當年銷量的30%。機構預計,隨著智能地圖標準化進程加快,以及智能駕駛等需求的推動,自動導航等信息產業將迎來巨大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智能地圖系統提供了控制無人駕駛汽車所需的信息。而道路探測傳感器作為無人駕駛汽車的標配,相關公司也將隨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