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魅力地圖標注展示大美新疆
發布時間: 01-05點擊數:1505
為充分表現地圖莊重、直觀、易讀優勢,集中展現和向國內外宣揚西部大開發以來,特別是中心新疆作業座談會以來新疆變革展開獲得的嚴重前進,自治區測繪地輿信息局自2004年來相繼新修編出書了2004、2009、2015版漢文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圖集》,分別于2005年和2006年出書新疆首部維吾爾文版和國際首部哈薩克文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圖集》,于2005年出書中國西部第一本印象地圖集《烏魯木齊市印象地圖集》,于2012年出書新疆首部大型歸納專題地圖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資本經濟地圖集》,以全新的地圖學言語,融合專題地圖、風景圖像、圖表與文字簡介于一體,用不一樣的民族言語文字,從不一樣的主題,對新疆自然、經濟、社會、文明作了全景式展現,構建了一個國際直觀、形象知道新疆、解讀新疆的“視窗”,也讓大家領略了新疆壯美奇特的山川、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觀、蓬勃展開的社會經濟。
地圖是空間信息的載體和集大成者。依照地圖編制規律,地圖上通常都制作和標示有地形地貌、植被掩蓋、水域、荒漠與裸露地等的品種、方位、規模、面積等的自然地輿要素,以及與人類活動密切有關的交通網絡、居民地與設施、地輿單元等的品種、方位、規模等的人文地輿要素。根據不一樣的作業需要,地圖所承載的信息會有所增加或削減。當前,隨著信息技能的展開,電子地圖和互聯網地圖網站等應運而生并得到空前展開和普及運用。其由于現代信息技能和測繪地輿信息技能的前進,所承載的信息日益豐厚,變成富藏大數據的寶地和渠道。自治區測繪地輿信息局主導建造的新疆地輿信息公共效勞渠道,其方針即是要以“數據最鮮活、運用最快捷、查詢最疾速、功用最完全、運用最廣泛、大眾最信任”為宗旨,建變成我區最大的、各種數據最豐厚的效勞政務和大眾的互聯網地圖網站,建成聯接國家主節點、區級分節點、地州市信息節點的一體化地輿信息在線效勞體系,以門戶網站和效勞接口兩種方式向大眾、公司、專業部分、政府部分供給24小時不間斷的“一站式”地輿信息效勞。
地圖根據必定的數學規律,運用制圖言語,經過制圖歸納,在必定的載體上,表達地球(或別的天體)上各種事物的空間散布、聯絡及時間中的展開變化狀況,在人類知道國際和改造國際中具有主要的輔佐決議計劃效果。為此,自治區測繪地輿信息局充分表現測繪人才、技能和地輿信息資本優勢,向各級黨委政府及社會各界供給了各種介質載體的用于輔佐科學決議計劃和宏觀管理的地圖。一是編制了集自然地輿、人文經濟等各種信息于一體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圖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資本經濟地圖集》等大型地圖集和歸納型專題地圖集。二是編制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系列地圖、區直機關和中心駐疆單位“訪民意 惠民生 聚民心”活動作業圖冊、自治區縣級行政區域詳圖集、自治區市(縣)城區印象圖、自治區要點建造項目散布圖、要點能源建造項目散布圖、伊犁河流域開發項目建造測繪用圖、“西氣東輸”建造測繪用圖、對口援疆領導作業用圖、《烏魯木齊市城南維穩處突作業用圖》等一大批輔佐各級黨委政府、部隊、兵團及各有關部分的領導作業用圖和專題地圖。三是習慣計算機技能、互聯網技能的展開需要,根據地輿信息系統技能和現代制圖技能,編制了《新疆概略》多媒體地圖和許多電子地圖等。這些不一樣介質和載體的地圖在輔佐我區嚴重作業、反恐維穩、應急救急、計劃規劃等的科學決議計劃中表現了主要效果,不只得到各級黨委政府高度評價,還在社會中導致無窮反響。
古往今來,國家疆域和地圖的承認主要是依托文字記載和地圖來確定。為進一步增強各族大眾國家地圖認識、公民認識和愛國情懷,表現以圖鑒證前史的效果,自治區測繪地輿信息局安排編制出書了首部新疆前史圖集——《地圖上的中國新疆》。該圖集作為一本前史體裁的專題地圖集,以不一樣前史時期新疆在中國地圖上的變化為主要內容,輔以精粹的文字說明和寶貴的圖像史料,忠誠集錄了自公元前60年西漢中心政權設置西域都護府至今2000多年來新疆地圖變遷狀況,展現了2000多年來中華文明與文明在這塊土地上的傳承與光輝,以及中華民族在這塊土地上一體多元、榮辱與共、風雨共擔的實在進程,見證了中國中心政權對這塊土地的行政轄制,更以無可辯駁的史證向國際再現了新疆在中國歷朝歷代前史疆域中的實在位置,形象直觀地通知大家新疆在祖國多民族我們庭展開中的前史脈絡,表明晰新疆自古以來即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為滿意社會各界和大眾日子對地圖的需要,自治區測繪地輿信息局安排編制了《大美新疆—中國-亞歐博覽會地圖冊》《新疆赤色經典旅游》《西域風味-新疆》(撕不爛特種紙)《新疆旅游地圖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旅游攬勝圖》(手繪羊皮卷)《滌綢版仿古絲綢之路地圖》《自駕游-玩轉新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圖冊》(口袋版)《阿勒泰地區旅游交通圖》及《亞心之都—烏魯木齊市地圖冊》《烏魯木齊有用地圖冊》《烏魯木齊市城區圖-購物 文娛 休閑 出行》《滄桑劇變看今朝——烏魯木齊市城區前史變遷圖》等一大批大眾喜歡的地圖商品。還以盲人和其它視力障礙等人群為效勞主體,選用盲文標示與語音解說相聯絡的方式,制作了反映新疆地貌、交通、水系、行政區劃的盲文語音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圖》,得到社會廣泛贊譽。
地圖是編制技能、裝幀規劃、內容選擇的歸納有機體。在我區地圖效勞范疇日益拓展、品種日益豐厚的背面,顯示了測繪科技前進的無窮力量,反響了我區測繪地輿信息作業在地圖編制技能中不斷創新獲得的成果。運用最新計算機編圖技能完結的漢文、維吾爾文、哈薩克文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圖集》系列圖集及中國西部第一本印象地圖集《烏魯木齊市印象地圖集》和新疆首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資本經濟地圖集》,在國內屬領先水平、總體上到達國際先進水平,霸占了在地圖中的注記難題,創始了維漢文和哈漢文地名雙語數據庫,完結維漢、哈漢不一樣言語文字之間內容的完美譯換,還填補了新疆大型歸納專題地圖集及少量民族言語版別地圖集等的多項空白。其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資本經濟地圖集》還獲中國地圖商品最高獎項“裴秀獎”金獎。此外,《新疆概略》多媒體地圖和盲文語音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圖》均為全國創始。(楊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