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lgggs"><optgroup id="lgggs"></optgroup></dd><nav id="lgggs"></nav>

<nav id="lgggs"></nav>
    <sub id="lgggs"><table id="lgggs"></table></sub><nav id="lgggs"><optgroup id="lgggs"></optgroup></nav><dd id="lgggs"><address id="lgggs"></address></dd>
    1.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行業動態

      首個紅色紀念電子地圖標注21個歷史紀念點

      發布時間: 06-26點擊數:1441
      上海首個紅色紀念電子地圖6月26日正式發布。電子地圖標注特別選取了陳獨秀、俞秀松、陳望道三位早期黨的領導人,以他們在上海參與建黨活動的21個歷史紀念點和歷史性事件串聯,形成三條建黨紅色軌跡。從7月1日開始,網友可在線跟隨“書記”,展開不同主題的人文行走,猶如親身觀感。
      據介紹,這份結合新媒體技術手段實現的建黨人文地圖,由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與上海師范大學蘇智良教授領銜的上師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合作開發,將實現市民對歷史事件的線上互動體驗。
      電子地圖標注
      打開電子地圖,就可看到“跟著書記徒步上海-紀念建黨95周年電子地圖”的字樣,點擊進入后,地圖上出現了三位人物:陳獨秀“跟我走思想之路”、 俞秀松“跟我走青春之路”、陳望道“跟我走教育之路”。網友可隨意點擊其中一位人物開始徒步之旅。每位人物都設有7個歷史紀念點或歷史性事件,跟隨人物點擊每個景點會出現具體紀念點或事件的詳細介紹,令人對建黨紅色軌跡一目了然。
      如跟隨“陳獨秀線路”,在成都北路7弄42號和44號可看到他“擔任女校教員”,點擊可出現“平民女校1922年2月,陳獨秀作為平民女校(今成都北路7弄42號)高級班社會學教員開班授課,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紀念點介紹。
      如跟隨“俞秀松線路”,在南昌路100弄可看到他“辦報干革命”。1920年,俞秀松在《新青年》編輯部(今南昌路100弄)參與組建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中共上海發起組。
      這三位人物涉及的21個歷史紀念點和歷史性事件是從蘇智良教授提供的數百個紀念點和事件中篩選而出。“我們選擇標準除了地點、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外,還會考慮該地址目前是否保存完好,是否對市民開放,以便于市民能更好地讀懂這些紅色建筑。” 開發單位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6月26日發布的上海首個紅色紀念電子地圖為測試版,7月1日該地圖將正式上線。
      除了網上在線行走,市民還可報名參加線下實地行走。據了解,九十月份開發單位還將組織報名市民實地行走這21個紀念點,并將請相關黨史、歷史專家為市民進行詳細講解,讓市民通過自己腳步追尋偉人足跡,通過上海的城市人文歷史建筑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另外下半年還將據此推出更為精致的手繪版實物地圖。
      6月26日下午, 2016“先賢與上海城市記憶”論壇在滬召開。該論壇由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上海國際友人研究會、上海市世界史學會主辦,上海中共黨史人物研究中心、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館承辦。
      論壇上,上海國際友人研究會會長陳一心展示了一副珍貴的素描畫,畫面上有一幢英國式雙開間三層磚木結構的小樓,室外有扶梯可直上二樓居室。這幢建筑建于1912年,直到今天它還存在著,位于上海愚園路1315弄4號。中國工合運動先驅、“把自己整個一生奉獻給中國和中國人民”(原新西蘭總理戴維·朗易作此評價)的新西蘭友人路易·艾黎就曾居住在這里。
      據陳一心介紹,上世紀30年代,他的父親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和路易·艾黎都是上海麥倫中學的校董,而他的長兄陳一鳴則和路易·艾黎的養子王季香(后改名為黎雪,英文名字叫邁克)在麥倫中學是同窗。這幅素描畫就是陳一鳴所作。
      1934年起,艾黎參加上海第一個國際性的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并和中共建立聯系。由于他是任職租界工部局的洋人,住處幽靜,因此,中共組織常借此開展秘密工作。中共上海黨組織曾在艾黎住處的頂樓小間架設電臺,用于與正在進行長征的紅軍保持通訊聯系。
      ?
      • QQ咨詢

      • 在線咨詢
      • 圖躍銷售
      • 圖躍銷售
      • 圖躍銷售
      • QQ咨詢

      • 01057182836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国产一级a不收费,91精品欧美亚洲一区二区在线,亚洲精品在线观看欧美激情,日本久久a情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