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一軸兩翼勾勒科創地圖標注
發布時間: 07-27點擊數:1793一軸,兩翼,形成了普陀區科創發展的發展脈絡。在上海地圖標注的中心城區里,一個區域能聚集如此多的國家級科研院所,開發出大片的土地來發展科技創新,并站在全區的空間與功能布局上來勾畫科創藍圖,這當中需要的是高瞻遠矚的眼光與勇氣。

著力推進“一軸兩翼”的功能布局,積極打造“武寧創新發展軸”,加快“兩翼”創新聯動建設,普陀區的“科創地圖”就此鋪開。
探索機制創新
2016年,普陀區科技創新發展預安排4.06億元,并出臺各類區級科創政策細則19項,推進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國家聚烯烴催化劑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智能電網用戶端電氣設備研發(實驗)中心、以及國家可信嵌入式軟件工程技術中心、上海并購金融研究院、網絡空間安全研究院、上海智能制造及機器人產業園、同濟桃浦創新創業園、上海智慧照明產業創新基地、金沙江路互聯網影視產業集聚帶、上海加速器產業創新金融服務園區、全球首家新能源互聯網企業總部等一批科創中心建設重點項目。
武寧路“一軸”,是提升普陀科技創新服務的策源地,上海電科所、化工院、中電五十所、中船九院、華東電力設計院、上海郵政院、市測繪院等院所分布在武寧路沿線。大院大所的集聚形成普陀在全市科創布局中的獨特優勢。普陀區通過產學研平臺搭建和利益共享機制構建,打通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產業化應用的通道,釋放“溢出效應”,促“集聚優勢”轉化為“高地優勢”。
創新軸的北翼,依托軌交11號線,桃浦科技智慧城與真如地區形成聯動,發展高附加值產業,打造城市轉型示范走廊。發揮同濟、華師大學科優勢,將同濟桃浦創新創業園納入整體規劃,桃浦科技智慧城著力建設智慧安防產業集聚區和聚焦院??蒲袃瀯莸膭撔掳l展示范區。真如地區則加強與桃浦科技智慧城的聯動發展,成為面向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的研發創新型企業總部集聚區。
創新軸的南翼,依托軌交13號線,推動蘇州河兩岸地區特別是長風生態商務區、中環商貿區、長壽商業商務區等功能區聯動發展。依托華師大科教資源,推動大學校區與長壽、長風、中環等重點地區以及華大科技園、天地軟件園等融合聯動,形成創新協同體系和創新生態圈。M50、談家28、景源、E倉等創業園區,建立起融合市場、資本、人才和孵化園區的綜合創業服務平臺。長風生態商務區發揮并購金融集聚區和聯交所平臺作用,引領并購金融資本和成果轉化聚焦科技創新領域。中環商貿區則形成以軟件服務、手機游戲和智能機器人為特色的創新產業“四新經濟”。
“未來,普陀區將聚焦打造‘武寧科技創新發展軸’,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資源的溢出效應,在‘北翼’重在承載突破,重點打造桃浦智慧科技城,新建同濟大學(滬西校區)桃浦創新創業園;在‘南翼’重在融合提升,重點打造長風生態‘科創高地’和中環軟件服務及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新建上海智能制造及機器人產業園。”普陀區科委主任李文波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