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二號:電子地圖標注為應用而創新
發布時間: 02-05點擊數:1752當前,我國已經建成由14顆組網衛星和32個地面站天地協同組網運行的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并于2012年12月份正式向我國及亞太地區提供導航、定位、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服務區內系統性能與國外同類系統相當,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平。北斗二號導航系統開創了定位、短報文通信、差分增強三種服務融為一體的新模式,在國際上屬于首創。

差分增強系統主要用于衛星導航系統信號的增強和誤差修正,增加系統的覆蓋面積和抗干擾性能,并進一步改進系統的定位性能,減小數據誤差。
為應用而創新,讓北斗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獨具中國特色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北斗二號衛星工程建設的圓滿完成,使我國擁有了完全自主的高性能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徹底掌握了時空基準控制權、衛星導航產業發展主動權、國際規則制定話語權,從根本上擺脫了對國外衛星導航系統的依賴,為我國經濟建設和國防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北斗二號作為我國服務國際社會的公共產品,已成為代表中國的國家名片: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是世界上第三個提供運行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可服務50多個國家、30多億人口;北斗系統是聯合國確認的四大核心供應商之一;北斗已進入國際海事、國際民航和國際移動通信組織標準體系,國際主流的手機芯片已支持北斗功能……“穩步推進北斗系統走出去”被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規劃,北斗已成為我國對外交往的重要合作項目,顯著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位與影響力。
北斗二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助推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衛星導航與互聯網、移動通信并稱為信息領域三大支柱產業。目前,我國已形成由芯片模塊、應用終端、運行服務構成的較為完整的北斗產業鏈,構建形成了北斗產業保障、應用推進和創新三大體系。北斗系統已在關系國計民生、國家安全的多個重點領域和行業得到規?;瘧?。隨著北斗系統與信息技術實現融合發展,融合北斗系統的“北斗+”創新應用必將推動生產方式和發展模式的變革。
北斗二號作為我國國防安全的重要支撐,已成為我軍現代化建設的強軍利器。衛星導航系統是典型的軍民共用系統,是軍隊戰斗力生成的重要支撐和保障。北斗系統與美GPS系統、俄格洛納斯系統一樣,已成為我軍現代化建設不可或缺的空間信息系統。
根據北斗系統“三步走”發展戰略,在確保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穩定運行、推進系統應用的同時,我國正在按計劃實施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將在2020年前后完成35顆北斗三號衛星的組網,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
中國還將加快推進以北斗系統為基石的國家綜合PNT(定位、導航、授時)體系建設,爭取到2030年前建成基準統一、覆蓋無縫、安全可信、地圖標注高效便捷的國家綜合PNT體系,顯著提升國家時空信息服務能力,滿足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需求。